新闻详情

为什么不少考生将《申论》议论文写成策论文

分享到:

为什么不少考生将《申论》议论文写成策论文

作者:刘汉民


   《申论》试题规定了文章的两种体裁,议论文和策论文。对这两种体裁的写作要求都有明确规定,策论文要求观点明确,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;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,思想深刻,密切联系实际论证等。显然,策论文主要考核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,议论文主要考核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。考核侧重点明显不同。然而,不少考生在考试中将申论作答要求的议论文写成了策论文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

   

   其一是考生对试题的要求文章体裁不理解。考生以为试题规定策论文,议论文都是同样的文章,没有实质性的区别,于是将议论文写成了策论文。

       

   第二是申论教材的误导。一些自称权威的教材对策论文和议论文做一样的阐述,即申论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,提出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。即便分开阐述,但是文章结构表述也几乎完全一样,策论文提出问题,分析问题,提出对策;议论文提出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。但是他们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就是提出对策。因此考生在备考时按照教材的思路去写作,自然两种文章也就写成同一种文章了,于是乎议论文也就成了策论文了。在考场上由于他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,自然也就将议论文写成策论文了。


    第三是辅导老师的误导。相当一部分人自己都没弄懂,但是却非常大胆的讲授申论,而且将自己美化得神乎其神,将一些事是而非的知识传授给了这些分析能力不强的备考生。备考生非常相信他们的所谓理论,认为他们的理论就是灵丹妙药。于是走上考场答题时,非常自然就将申论议论文写成了策论文。



老师简介:


 刘汉民教授



学者:广东警官学院教授,面试考官,某知名公考机构高级顾问专家,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广东省逻辑学会和演讲学会常务理事。

研究成果:出版专著《申论写作技巧》、《面试实战技巧法》《申论答题技法》、《广东历年申论真题精解》(含广州、深圳市考)、《公选公文写作》等15部,主编教材5部,其中2部著作获得司法部和公安部优秀成果奖;发表论文150多篇。

授课经历:2001年开始至今从事公务员面试、申论考试及竞争上岗辅导+研究工作。2003年首创申论模块教学法;担负学院申论辅导教学,每年都有学生取得喜人成绩,多年公务员考试辅导丰富的经验,深受学生喜欢。

   多年来学生总结了刘教授的教学特点,即概念清晰,观点明确,方法科学,教学理论与真题训练相结合,传授方法与参考答案评改相结合,通俗易懂,易于接受。实践证明,考生们通过学习不但能有效的提升申论分数,而且对成“公”后的工作也有极大的帮助